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,自然資源部在2024年第55個世界地球日主場活動上介紹。
截至目前,武夷山、大熊貓國家公園,江蘇大豐麋鹿、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等近百個重點區(qū)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相完成登簿。
自然資源確權登記,相當于給自然資源“上戶口”。
“戶口本”上記錄著自然資源的地址和空間范圍,查清了“家庭成員”,以及“每位家庭成員的狀況”。
更重要的是,“戶口本”為自然資源確定了“戶主”,明確了“誰所有、由誰管”,承擔著保護和監(jiān)管的重大責任。
自然資源部表示,重點區(qū)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有序推進。
2022年12月28日,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在全國率先完成公告登簿,打通了確權登記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通過確權登記,查清公園總面積4268.54平方公里,劃清了國有和集體、集體之間的權屬界線,摸清了各類自然資源類型、數量、質量,
其中森林3828.11平方公里,水流102.8平方公里,濕地5.08平方公里,草原1.76平方公里,荒地0.20平方公里,其他資源面積330.59平方公里,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21個。
此外,大熊貓國家公園、武夷山國家公園也相繼登簿。
2023年9月28日,上海崇明東灘國際重要濕地實現登簿,這是我國首個由國家登記機構完成登記的重點區(qū)域,也是濕地類型自然資源首次實現登簿。
東灘濕地位于上海市崇明島的最東端,是東亞﹣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停歇地,記錄到的鳥類超過300多種,每年遷徙的水鳥上百萬只,是大自然賜予的鳥類寶庫和生態(tài)饋贈。
通過登記,查清登記單元面積32600.34公頃,摸清了權屬狀況和自然資源狀況,為濕地保護和有效監(jiān)管提供了產權支撐。
自然資源部表示,截至目前,自然資源大家庭中的水流、森林、濕地、草原、湖泊、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、海域、無居民海島等相繼實現公告登簿。
(監(jiān)制 樊新征,記者 王澤華 劉穎超 趙國偉 吳琳潔,圖片 王澤華,編輯 李瑞)(來源:央視新聞 自然之聲)